撰文:家庭动力儿童游戏治疗师
婚姻及家庭治疗师李慧芝
在现今的社会,父母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,确实不容易。笔者曾经接触过很多家长,发现大部分父母所面对的困难,并非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孩子,而是难以在孩子出现状况时,仍能保持对孩子的信任和乐观的态度。很多时候,父母担心孩子的问题会持续和恶化,因而变得愈加焦急,并重複以无效的方法处理孩子的问题。
那麽,父母该如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况,面对管教子女的压力和挑战呢?以下几点可供父母参考:
对自己的压力指数更敏感
父母也是人,所以都会有情绪低落或身心疲惫的时候。父母对自己精神状态敏感的目的,在于提醒自己,要先好好照顾自己的需要。因为当父母在高度压力的状态下,难以有效地敏感和回应孩子的需要。反之,不适当的回应有可能会伤害孩子及破坏亲子关係。
善用资源,纾缓压力
当父母感到有压力时,应该尽量发掘和善用自己内在和外在的资源,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。例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、做一些能令自己放松的事情、找一些正向的思想和信念鼓励自己等。目的在于令自己得到适当的休息,暂时纾缓压力。
3. 转念,反思假如父母的压力持续及增加,便需要寻求专业的协助。有时候,这些压力不止来自外在环境的影响。父母的自我价值、世界观及对事物的看法,都会影响我们如何做父母。例如有些父母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,未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,结果不断催促子女学习或参加活动,甚至当孩子出现压力和负面情绪时,这些父母也无法有弹性地回应子女的需要。假如父母能意识及照顾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便能避免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至下一代。
因此,父母爱孩子,也得要先爱自己。只有父母健康快乐,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