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家长锦囊

书写能力小训练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:婴幼儿心理发展协会心理谘询师程卫强先生

「他的字永远都写不到在线上,全部会『飞』的!」

「他的字都不能写在格里,通常一个字『霸』两个格!」

「他写字时经常跳行或跳格!」

「他写字时好像不够力似的,字迹浅得几乎看不到了!」

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学习写字时的写照。孩子在书写时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简单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灵活性(精细动作)。如果精细动作训练不足,孩子可能会出现写字或执笔无力等情况。家长可如何处理和训练呢?很简单,就是从小便让他们多玩泥胶、黏土和麵粉等玩意。

其次,视觉空间及眼球的控制,对抄写也有一定的重要性。一般的球类活动是极佳的训练项目,透过视觉追踪并作出击(或踢)球的动作,也是一个很天然和有趣的训练。除此之外,找不同游戏(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)、迷宫游戏(先用眼找出路,然后才用笔连线)等,也对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。

在抄写练习中,手眼协调当然也不可忽视!抛接豆袋、钓鱼游戏、倒水练习和剪纸等,对手眼协调帮助也很大。

这些游戏应该在甚麽时候开始进行?每天需要「操练」多久?其实,当这些游戏在孩子懂得和能够玩的时候,家长便可以与他们玩了。而且,家长应以孩子的意愿为基础,当孩子不想玩时,家长便应该转换游戏,而并不是硬性要求进行多久。笔者的理念是,透过日常的游戏,孩子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技巧,避免问题出现,而不是进行补救式的操练。否则,多好的游戏也会变得乏味无趣,是受苦多于享受吧!

分类
家长锦囊

小朋友好怕丑 可以点算好?

家长锦囊

system

孩子是怕陌生人,还是怕任何人?

其实,害羞对于幼儿来说也是相当普遍。因为他们不理解对方的动机或意向,或是对陌生的新环境而感到害怕,这是很平常的反应。害羞是一种心理的内在意识,家长应从幼儿对不同人的反应,分析他们是害怕陌生人,还是害羞得连熟悉的人也感到害怕。

如果孩子是因为陌生人的外表和衣着打扮奇特,或是身处陌生的环境、灯光不足或是封闭密的空间而感到害羞。其实成年人也可能有这些行为表现,就像身处陌生的地方或人群时,行为较害羞或惊慌都是正常的。

循序渐进 适应环境和人群

事实上,有外向的幼儿,也有内向的,这是他们个性的特质。家长一方面需要接受他们,另一方面需要培育他们突破自己。如果幼儿是长时间地害羞,就会影响他们探索四周事物和提升认知能力的机会、与人交往及互动可提升社交能力的机会,以及参与不同学习、接触新事物的可能性。

家长应由熟识到陌生,循序渐进让幼儿适应和他人相处。由同住的家人到亲戚、邻居、熟朋友、生疏的朋友到陌生人,慢慢把幼儿的社群圈子日渐扩阔。另外,有些幼儿不是害怕面对人,而是因为身处某些陌生环境,家长应定期带幼儿到不同的陌生地方接触新事物,让他们学习处变不惊,增加他们社交的安全领域,但家长亦不能操之过急。

发展障碍亦引致孩子「害羞」

此外,家长也应留意幼儿会否出现了一些发展上的障碍,而令家长误以为是害羞,或者这障碍是令幼儿变得害羞的真正原因。例如幼儿如果出现听力发展问题,他的反应及接收声音能力自然较正常的幼儿为差。又例如,如果幼儿有近视或远视,往往会因为看不清楚而出现「害羞」的情况。如果家长并未察觉这是视力问题所致,就会以为幼儿是真的比较害羞,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。

还有,感统有否失调、有没有社交障碍、不同感官渠道之间的协调是否有发展不佳的情况,都会令幼儿出现以上的情况。如果家长未能判断问题所在,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,找出问题的根本,对症下药及早处理,就可大大减少对幼儿的影响。

分类
家长锦囊

学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许龙杰医生

儿童精神病学 (Child Psychiatry) 首要处理的课题,是要分辨小朋友的行为是正常还是失常,而正常与否,就应跟据儿童发展心理学 (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) 的规律作判断。但在现实情况下,难道家长要找来一大堆儿童发展的专书,对着教科书来观察孩子吗?这实在费时失事。而其中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是:问一问孩子的学校班主任。

大家有听过小朋友会年年升班,小一升小二、小三升小四,但有听过老师会升班的吗?一般而言,很多老师都会经年累月教授同一级别的学生,年资长一点的老师,更可能十多年都对着相同岁数的小朋友。如此累积下来,接触同一岁数的学生可能数以百计。

儿童的发展评估首重同龄儿童之间的比较,把大量的数据样本以统计学的方法,釐定正常与不正常的参考定义。一位资历丰富的老师,她本身的教学经验里已包含了相当大的样本数量 (sample size),可以据之判断何谓正常和不正常。

比方说,今年9月小一开学,一位班主任又要面对一班30人的新同学。在评核每一位个别同学之时,班主任都会在脑海中不自觉地把眼前的小朋友,跟以往教过的同一年龄学生作出比较。假如在比较之下,发觉学生有点「不妥」、「怪怪地」,这种感觉其实已经有统计学上的意义!只是老师们不自知。

很多家长都对学校和老师有很大的不信任。笔者也观察到,学校和老师有一些常见的评估盲点(例如普遍对成绩好的同学的行为标准较寛松)。但要记着,家长每天对着的,只是自己那 1、2 个子女,但学校和老师,对着的可是上百个学生。要分辨小朋友的情绪和行为是正常还是不正常,学校和老师的意见,绝对有参考价值。

分类
最新消息 - 簡

荣获2025年幼儿队伍周年检阅礼暨亲子活动 – 杰出奖及家长积极参与奖

荣获2025年幼儿队伍周年检阅礼暨亲子活动 – 杰出奖及家长积极参与奖

荣获2025年幼儿队伍周年检阅礼暨亲子活动 – 杰出奖及家长积极参与奖

flag raising team2025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閲禮暨親子活動_簡體
分类
最新消息 - 簡

荣获亚洲学生艺术节艺术大赛2025 国际赛 民族舞小组 – 亚军

荣获亚洲学生艺术节艺术大赛2025 国际赛 民族舞小组 – 亚军

荣获亚洲学生艺术节艺术大赛2025 国际赛 民族舞小组 – 亚军

chinese dance 亞洲學生藝術節 藝術大賽2025_簡體
分类
家长锦囊

父母子女性格大不同 引发误解与担忧?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:心启晴专业辅导学院李伟堂心理治疗师

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心理类型,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天赋的气质,成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成长方向。然而父母与子女的气质不同,可能会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,引起了一些误解及担忧。

从健谈变沉默 在家在校表现不同

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,有一位母亲带同他 5 岁的儿子阿智来到笔者的中心,在与母亲的初步倾谈下,母亲是一位颇健谈的人,她会一边思考一边谈及阿智的生活情况,其中她提到阿智在幼稚园及学习小组中,表现沉默,与在家的健谈大为不同。另外,当阿智放学回家后,母亲看到他一脸倦容、一言不发,于是上前慰问他上学的情况,但阿智就不想多讲,独自的看书或玩玩具。母亲亦曾尝试致电查询阿智在幼稚园的情况,但老师回报表示阿智上学时并没有甚麽异样,令母亲颇苦恼,担心他在学是否不开心,但又不懂或不敢说出来。

笔者向母亲建议为阿智进行一次游戏谘询评估,希望能多了解阿智的性格特点。我邀请他进入游戏室,并容许他可以在游戏室中主导游戏。在过程中,他倾向表现先观察,且多以眼神问我是否可以玩那些玩具。当笔者表现对他游戏感兴趣时,他会不语的主动让我看他玩游戏,时而向我报以微笑。在这次与阿智的游戏谘询评估,初步阿智的气质倾向「内向」,所以母亲所讲的情况亦是倾向「内向」孩子的表现。

「外向」和「内向」孩子 沟通方法各有不同

笔者发现或许是母亲的气质倾向「外向」,而阿智倾向「内向」,但由于气质的不同,结果引起了母亲对阿智的担忧。于是笔者为母亲讲解有关「外向」与「内向」气质的不同,例如「外向」的孩子经过一天上学回家后,能透过对父母倾谈上课的过程,而重新活泼起来;相对而言,「内向」的孩子则需要安静下来,整合一天的学习,然后可以与父母倾谈上课的过程等。让母亲明白气质的不同后,并教导如何与「内向」的孩子倾谈他的心事。

经过一星期后,笔者再度与这位母亲联络,她已了解到原来儿子是一位倾向「内向」的儿童,和自己的表现颇不同,而且笔者亦已教导有关引导孩子说出心事的方法,令她终于能释虑了。其实天赋气质,各有差异,若能好好引导,不但可以解开亲子的误解,更能提升对子女的管与教啊!

分类
家长锦囊

玩玩具助幼儿发展 勿只依赖科技产品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:新领域潜能发展中心註册教育心理学家彭智华

由于 21 世纪已经进入了电子媒体的世代,很多家长都没有买报纸的习惯,同时亦已习惯在网上与人沟通、购物、看报纸和玩游戏等。有部分家长亦开始减少买玩具给子女,因为很多游戏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玩,既方便又经济,项目多元化又易于携带。

事实上,电脑的应用正不断普及,从以前商业世界逐渐发展至教育界,以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。有些家长更觉得要尽快教导幼儿学习使用电脑,让他们比别人先行一步,驱使他们变得更聪明。但这论调忽略了一个事实,无论人类怎样多元化以至全面使用电子媒介,每个人都需要在真实世界生活,都需要真实地处理日常的起居饮食。

近年来,愈来愈多儿童被诊断患上感觉统合失调,有一部分是遗传的,但也有一部分是后天欠缺应有的刺激所引起的。不论是甚麽原因,社会对人类的感觉统合的要求愈来愈高,但不幸地,幼儿在成长过程中,由于先进的科技,身体较少被转换至不同空间方位,自己的眼手不需太多协调便由成人代他们完成任务。他们未来需要面对很多挑战,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训练不足,日后便容易遇上重重障碍。

玩玩具是儿童的天职,他们若有虚拟的玩具或游戏,可能缺乏了个人真实的感官刺激。在婴幼儿的阶段,家长需要为他们提供耳、眼、手、脚、身和脑的感官刺激,令他们产生应有的协调练习。坊间有很多按他们年龄阶段的玩具,分类也很清晰,如6个月玩的、一岁玩的、两岁玩的……应有尽有。只要家长愿意购买,不难找到合适的玩具,如手眼协调的、耳手互动的和耳眼感觉统合等等。

另外,家长可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做教师、警察、律师、医生、工程师或老闆,他们可以透过玩具直接而具体地扮演有关角色,操弄所需的工具,应用恰当的语句,与人产生互动的真实反应。相比只是单看电脑屏幕,更能全面掌握多感官的刺激,因此建议家长买这类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玩具,引起他们扮演在这些角色。

虽然家长可能花了不少的金钱买玩具,而玩的时间也可能不太长久,但可以保证他们获得应有的刺激,这绝对是值得的。为了更环保地使用这些玩具,家长亦可以集合以三个月为一阶段的玩具,转卖给其他家长或送给朋友。请各家长紧记按子女的发展,一定要买合适的玩具。

分类
家长锦囊

这一生也在进取 但你快乐吗?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︰香港家庭教育学院副主席黄重光医生

「不成功,所以不快乐!」这种想法是不难理解的。但今时今日,为甚麽不少人是很成功,却不快乐呢?

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,经常遇到很多不快乐的人。多年前,一位 60 多岁,事业成功而且很富有的人士与我谈心。他向笔者表示,自己多年来在事业上打拼,累积了很多财富,但却很寂寞和不快乐。于是笔者问他:「你一生在追求甚麽?」他毫不思索便回答:「事业。」我继续问他:「你得到事业,却失去了甚麽呢?」他沉思了好一会,然后告诉笔者,他和太太与子女的关係很疏离。

人生有两样东西很相似,搞不清楚两者往往就是不快乐的重要原因。这两样东西就是「需要」(need) 和「想要」(want)。要快乐,我们「需要」感情满足,即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关係和友谊。但很多人在追求他们「想要」的事业和财富,却忽略了家人,也不重视友情。虽然他们得到「想要」的事业和财富,但心中感情的「需要」却得不到满足,结果他们成为寂寞和不快乐的人。如果你感到不快乐,请你「停一停,想一想」,你一生在追求甚麽?

「我童年甚麽都有,却没有……」

你可曾想过你的内心住了一个小孩子?

我们会在人生中寻找很多东西,其中一样很重要的,就是要寻找你内心的小孩子。请你看一看这些照片,他们那一个像你内心的小孩子?

这也是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,一位中年女士与我谈心:「我生长在一个富裕家庭,物质从不缺乏。但是妈妈却是一个不快乐的人,她常在家中,却很少陪伴我。而爸爸则经常长时间工作,我很少见到他。我的家里甚麽都有,不过就好像没有父母一样!」

这位女士自幼勤力读书,成绩非常好。长大后,她的事业亦很成功,结婚后丈夫很疼爱她,但她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很不快乐的人。

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爱,常会感觉不安、寂寞、不快乐。长大后虽然事业成功、家庭美满,但心中的不安、寂寞和不快乐,却始终挥之不去。为甚麽呢?简单来说,他们好像同时生存在两个世界,在「现实世界」里,他们是成功和幸福的成年人;但在他们的「心灵世界」中,却同时活着一个不安、寂寞和不快乐的小孩子。

如果你是一个不快乐的人,请你「停一停,想一想」,寻找一下你心中的小孩子,看一看他是一个快乐或是不快乐的孩子?

分类
家长锦囊

升小申请 家长如何为子女选校?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:激活英文小学罗煦钧校长

小一入学申请已经开始了,家长可如何为子女选读适合的学校呢?如何了解一间学校才是正确?孩子的特质固然重要,但小朋友的可塑性很大,相对来说,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学校是否能够符合家长的期望就更为重要。家长可从以下途径了解一间学校:

学校网站

很多家长都会通过学校网站了解学校,但不同学校网站的设计方向都不一样,不容易互相比较。不过网站一般可以提供一些基本资讯,算是一个方便了解学校的途径。

小学概览

《小学概览》也是一个可以取得学校基本资讯的途径。但和网站相反,由于《小学概览》的版面对标题和字数设限制,看上去似乎较容易比较,但很难看到学校特色,所以《小学概览》也只能算是提供多一个方便的途径供家长认识学校。

通过「口碑」了解

收集不同人对学校的评价,即一般对学校的「口碑」,可以是一个了解学校的重要途径,事实上亦是大部分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。不过,通过「口碑」了解学校,家长有两点需要注意。第一,各人的观察可能都是不完整,而且学校是会改变,家长要多听不同人的意见。第二,各人对教育的期望都不同,别人认为重要的优点,你却不一定认为重要,你甚至可能认为是缺点。

参观学校

参观学校又如何呢?有人怀疑参观学校是否可以看到真面目,但笔者认为亲身接触还是重要的。每一间学校都有她期望让公众了解的讯息,亦即是学校所重视的元素,这可以在参观时了解得到。这间学校希望大家知道,她的学生有良好纪律,还是活泼自信呢?她强调学术水平高,还是多姿多采的活动呢?家长从中便可以有所比较。

清楚自己对教育的期望,有自己评估的方向,便不容易被表面的东西所影响。为子女选校并不容易,但假如家长能够清楚自己想要的,再多用不同的途径去了解,相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。

分类
家长锦囊

开放式提问有助提升幼儿联想力

家长锦囊

system

撰文: 註册教育心理学家彭智华

很多家长希望可以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,其实只要父母适当地引导子女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串连起来,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,就可以让他们有意识地思考眼前所见到的事物和相关的知识。例如小朋友看到苹果的时候,让幼儿想想有甚麽物件亦是圆形或红色的;听见雀鸟的叫声,幼儿会想到甚麽动物也会飞。

多向子女提出没有限制性的问题

当家长向幼儿提出发问时,切勿强迫他们回答或要求一个确实的答案,甚至毋需他们马上回答问题,因为他们可能还在联想中。家长不需提出有任何限制的问题,可以随意地想起甚麽就问甚麽,例如筷子像甚麽物件,甚麽人和学生一样要穿制服。除了让他们多思考之外,家长亦可以与子女一起思考和讨论,藉此当作亲子活动,有助增进彼此的感情。

除了个别发问,家长还可以让幼儿与兄弟姊妹或朋友一起回答问题。对于能力较高的幼儿,父母可以让他们回答多些不同的答案;能力普通的小朋友,可以回答少一些的答案;能力相对较弱的,家长可以透过适当地提示和示范来引导他们回答。

父母可以从生活中寻找问题

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可以提问的问题,甚至可以尝试问一些有想像和讨论空间的问题,好让子女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联想力。例如父母可以问子女户外有甚麽东西是圆形的、家里有甚麽东西是用铁做的、有甚麽食物是红色等。反而一些有确实和肯定答案的问题,例如数学题(1加1等于多少),我们一般称这些问题为「封闭式问题」,由于只有特定答案的问题,其实对提高幼儿的联想力没有太大帮助。

事实上,创意联想是应该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推想,这样才是训练幼儿联想力和思考力的好方法。所以家长们不妨由今天开始,提升幼儿的联想能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