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家庭动力心理治疗师阮慧敏
小薰就读小学一年班,爸爸在小薰一岁时因病去世,妈妈早前依靠着丈夫的积蓄,一直在家照顾小薰,但近年因为经济情况变得紧张,妈妈要兼职工作,以支撑家庭的开支。小薰近日不知何故变得无法安心上课,每次妈妈带小薰到学校,她都大哭大闹,不让妈妈离开,甚至上课时也要妈妈待在学校外面一个多小时,好让她透过课室的窗看到妈妈,她才勉强可以在课室上课。
近日,小薰饲养的小花猫因病不幸去世,变得鬱鬱不欢,一直担心着不幸的事件会发生,例如妈妈也会有一天死去。自此以后,小薰害怕独自睡觉,身体亦经常不适,出现呕吐和头痛的症状。
这种情况维持了两个星期,妈妈筋疲力尽,感到十分担忧和焦虑。妈妈透过朋友介绍,向心理治疗师寻求协助。
心理治疗师透过游戏治疗,为小薰营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,和她建立信任关係,让她慢慢独自去探索,表达自己的不安。小薰从小呈现出退缩及害羞的气质,且自从妈妈兼职工作,小薰与妈妈建立的安全依附关係被动摇,所以心理治疗师为小薰规划的心理治疗目标,着重于让她体会到这个世界是温暖和安全的,并鼓励她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妈妈向心理治疗师透露因为自己外出工作,感到没有好好地照顾小薰,所以在家裏对小薰变得千依百顺,尽力保护小薰免受伤害,例如小薰要处理一些简单的剪纸手工,妈妈也千叮万嘱小薰要小心,警告她如果不小心弄伤自己,便会送小薰往医院,在疫情下,妈妈亦不能陪伴左右。但这过度保护的育儿方式,令小薰感到十分焦虑,害怕与妈妈分离,而相信自己将会像心爱的小猫一样死去,晚上反复出现与妈妈和小猫分离的恶梦。
缓解儿童分离焦虑的方法
心理治疗师透过以下方法,帮助妈妈和小薰重新拼凑一个安全而且温暖的世界,令小薰建立独立自主行为,改善分离焦虑的表现。
1. 妈妈为小薰准备小花猫的相片,让小薰透过绘画好好和小花猫道别。
2. 小薰可以拣选一张自己和妈妈一起的生活照片放在书包裏,让她带到学校,以增加安全感。
3. 妈妈改变过度保护的育儿方式,避免对小薰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。
4. 当妈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,会先清楚地告诉小薰她去那裏和多久会回来接她。
5. 妈妈告诉老师小薰的烦恼,好让老师作出适切的配合,以协助安抚小薰。
6.当妈妈和小薰在一起时,多拥抱和安慰她,让她感到被关怀。
7.每次小薰能够安然留在学校上课,妈妈会以小薰喜欢的食物作奖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