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家長錦囊

家長教育、肯學敢做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

在家長教育的路途上,筆者最愛聆聽家長們分享管教子女的心得和反思,彼此交流和鼓勵,是最立體的家長教育內容。世界上沒有要求家長必須考試合格才可生兒育女的地方,大家都是邊做邊學,後知後覺,慢慢地成為了「有年資」的家長,兒女對你有期待,社會對你有要求,家長自覺也不能躲懶,紛紛學習子女管教的理論和技巧。

記得有一位爸爸分享如何處理讀中二的兒子要求買球鞋的訴求。他對兒子說會給他四百元,兒子當然覺得不夠用,但這位爸爸告訴兒子四百元是可以買到一對球鞋的,如果覺得不夠,那就自己想辦法好了。最後,兒子買到心儀的球鞋,但代價是省下早午餐錢買回來的;他說兒子買到新球鞋雖感開心,但同時也經歷了挨餓的日子,以後也會想清楚才會買東西。這位爸爸表示心裡當然會感「肉赤」,但想到要兒子明白追求物質要量力而為的道理時,也要狠下心腸,讓兒子好好體會。

又在一次主講如何培養幼兒子女的自理能力的講座中,有一位K3學生的媽媽分享兒子總是依賴她收拾功課。久而久之,兒子對她的依賴越來越多,在痛定思痛後,媽媽嘗試應用從家長講座學回來的,她告訴兒子自己的事要自己做,媽媽不再為他收拾書包,也有心理準備兒子因此被老師指責欠交功課。事情如預期中發展,兒子為了不再被老師責備,唯有親力親為,每天自行收拾書包;雖然兒子暫時未必明白自理責任的重要性,但他已開始著緊自己的事情,不再依賴媽媽的「幫忙」,而這位媽媽也不再為兒子做出無建設性的幫忙和照顧。

畢竟,課堂學習是愉快的,但實戰應用卻是招招入肉的,當中苦樂參半,在應用子女管教技巧的同時,也是挑戰著家長的個人價值觀和人生經驗,家長也要有平衡心態和自我反思的覺醒,這正正也是家長教育的目的。

分類
家長錦囊

出疹的背後意義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張傑醫生

還記得大學時代看過一套很駭人的電視,這是關於類似伊波拉病毒如何在某一個地區傳染居民和外來人,並引致所有人死亡。劇中被感染的人,就算是初期,都必然有紅疹在身體出現。所以,不少人印象很深,疹就是代表嚴重的疾病。

其實這只說對一半,紅疹是一種病徵,可以是皮膚的毛病,或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反應。皮膚疾病可以單純的皮膚敏感、蚊叮蟲咬、風癱、曬傷等。全身性的反應可以是藥物敏感、感染性、自體免疫力毛病等。之前所謂「一半是正確」,就是在全身性的反應中,有些較嚴重,有些是較輕微。

嚴重的例子是:

1.藥物敏感:由於紅疹只是表徵,當中的反應可以很嚴重。所以,如果是這個情況,一般我們會更加小心處理和觀察。

2.感染性(急性):例如麻疹、水痘、手足口病、德國麻疹、腮腺炎待。這些病都是有高度傳染性的。同時有發燒的徵狀。所以,我們在擔心這     個病的併發症外,也會擔心它會傳染他人。故此,要特別小心。

3.自體免疫力疾病:例如紅斑狼瘡症、過敏性紫癜症等。由於這類情況會有較多全身性的併發症,所以治療目標並不是去治療紅疹,而是處理根     本的病症。

那麼「另一半」不是嚴重的疹是甚麼呢?

1.玫瑰疹:這是一種幼兒「專有」的紅疹。一定是在感染了某種過濾性病毒後的反應。每當這種疹出現時,燒已經完全退卻,也代表病情已經穩     定下來。一般這些紅疹在身軀出現,之後散開到四肢和面部。由於不痕不癢,所以不用特別治療。

2.痱子:這是由於汗腺阻塞的結果。多數是環境氣溫太高或是衣服穿得太多所致。雖然會有少許痕癢,但是始終不像濕疹般不適,所以也不是不     嚴重的問題。另一方面,只要將患處的溫度降低,情況便會改善。

3.嬰兒濕疹:雖然嬰兒濕疹都會十分痕癢,但它是有時限性的。一般由出生後一個月開始,並維持至六個月左右。而且它對藥物的反應良好(例       如中等強度的類固醇藥膏)。所以,基本上只要父母願去正面處理,並跟從醫生的治療,便會有良好的反應。

所以,出疹並不一定要有大問題。但是,若果出疹時,同時出現發燒、全身性的病徵、精神狀態不佳時,這就代表最好早點找醫生看看會較好。

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「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」-伙伴學校

榮獲「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」-伙伴學校

榮獲「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」-伙伴學校

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之伙伴學校 Poster 中文
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之伙伴學校_page-0001 (2)
分類
家長錦囊

學習和熏陶藝術真的這麼重要嗎?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Pario Arts李素貞主任

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,接觸到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一些「速戰速決」、短期內有成果的課程或課外活動,可以說是有點功利主義。相反,他們較為輕視非功利、追求美學的課程或課外活動。一般最能吸引家長關注的是子女能否參與比賽、有沒有檢定評級或成果是否顯著的學科或才藝班。

藝術教育對小朋友有長遠影響

筆者深深認為,在功利主義的教育制度下,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態度上會存著極深遠的影響。

藝術教育是獨特和美麗,而且是富於創造性的。孩子們不僅是學習藝術的理論和技巧,在過程中還會刺激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。長遠來說,藝術教育對小朋友的言談舉止,甚至是學習和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幫助。

從生活裡接觸藝術

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到藝術。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美麗的東西,如豐富的情感、不同的品味、獨有的感覺和視覺上的享受,凡此種種都能讓您在繁忙的生活中有著舒泰的心境,亦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繽紛和樂趣,更能發掘出恬靜美的可貴。

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重視子女的想法

事實上,不論是智能教育或是重視培養美學的藝術教育,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陪伴和支持。如果您想養成孩子具有藝術涵養,就應該明白藝術教育要由自己做起,尤其是要懂得聆聽、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,包容孩子表達創意的方式,子女在幼兒階段就會很容易地養成美學氣質。

分類
家長錦囊

有機食物 = 有營養?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寫:註冊營養學家 ( 公共衛生 )  (英國)吳珮瑜 (Phoebe)

很多家庭都會選擇食用有機食品,如水果、蔬菜、雞蛋等,當被問及選購有機食品的原因時,大部分人都會回答:「因為有機食物較安全,又有營養。」今期筆者就教大家甚麼是有機種植。

什麼是有機種植?

有機種植是指以農業、生物或機械方法,代替人工合成的物質以進行農耕活動。不採用化學肥料、不用殺蟲劑或基因改造作物,善用當地的天然資源,順應自然生態的規律,當中顧及的範圍甚廣,例如:農場的有機生產區與非有機範圍之間,必須設有相距不少於 2 米的緩衝區,以防止作物受污染。

作物及品種的選擇及多樣性

  • 用於有機耕種的種子或營養繁殖器官都應經有機認證
  • 農場必須實行輪作及間作,並應盡量多樣化,避免單一種植

養分的管理

  • 須適量施肥,以防養分過剩,亦避免污染環境
  • 農場內使用的肥料,其來源、質素、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應對生態環境無害
  • 應透過休耕,讓土地恢復肥力
  • 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、人類排泄物、污水廠污泥和化學廢料

病蟲草害及作物生長的管理

  • 採取合適的施肥及灌溉管理
  • 使用物理方法,包括人手、圍欄、光、聲頻、熱力等
  • 種植具防治蟲害作用(包括驅蟲及吸引天敵)的植物
  • 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除草劑、殺菌劑、殺蟲劑及其他農藥

 

由此可見,有機種植是指種植過程中較注重生態保護,但於營養價值而言,有機食物與非有機食物的分別其實不大,更未有證據顯示進食有機食物的小朋友會更健康或更聰明。當然,由於有機食物較環保和少用化學農藥,筆者亦鼓勵大家多選購!

常規種植 vs 有機種植

 

 

常規種植

有機種植

安全

較常用化學農藥、肥料

化學農葯少

注重生態環境

使用非基因改造物資

營養

沒有大分別

健康

同樣需要注意低脂、低糖、低鹽的健康飲食原則

 

分類
家長錦囊

重拾家長信心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區家樑

2012 年,是香港中學會考文憑試的第一年。兩年前,對於中三學生們及家長如何面對選科及升學的問題,筆者已十分憂心。當年今日,有學生及家長選擇離場,升學外地。當然大部分的學生及家長都需要面對轉變,而我只能在有限的公開資料及分析中為他們引路。對於我和其中一位家長而言,這是一條信心之路。

這位家長曾在這兩年間不斷問關於新學制及考試的問題,其實他每次都上網更新最新的學制資料,並已成為專家了,仍不斷問老師及社工他對子女的支援及教導是否恰當。相處日久,筆者發現他其實是一位好爸爸,只是對兒子沒有信心,而且他對自己的管教能力亦失去信心。

因為他的信心建立在兒子的成績之上,行為之中,家居之內。筆者說的成績及行為,相信大家都會想到是考試成績及兒子平日的溫習態度。那麼家居之內呢?由於這位好爸爸的工作時間長,每天都要晚上 9 時後才回家,正是晚飯的時間。在言談中,他常提及回家看到兒子故作輕鬆,追看電視劇的情況。結果,他對兒子的了解和教導就只有在家居之內了,並對兒子表達在學校學習及課後補習的情況就投了不信任票。

結果「你可不可以讓我看到你用功讀書呢?」就成為這位爸爸的口頭禪。雖然兒子心裡很想向父親解釋:「我每天由上課到深夜都努力做功課,難道連中場休息也不可以嗎?」但是,他口中卻回應道:「哦」,令這位父親的心中就只有無奈的憂慮。

「信心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,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成績進步了,分數高了,自然就有信心。但是,已成事實的事情又何需信心呢?我們生活中的信心,部分由親身經驗所轉化,但是真正的「信心」是事情未發生之前,對事情還有希望及良好的意願。不要小看一句「以你的能力,還可以發揮得更好」,在成績不如理想的時候,即使淡淡的一句說話,亦足以使孩子重拾自信,動力倍增。被別人信任是增強正面行為的元素之一,用正面的鼓勵字句表達你良好的意願,會為兒子帶來希望。在工作的還境中,你的上司及客戶對你工作的認同及信任,已足夠讓你回家有輕鬆的心情。而兒子等待爸爸的期盼是「想跟你安靜地吃一頓飯」,這是一個 16 歲的高中生哭著說的。

各位親愛的家長,你們是看顧子女成長的見證人,他們不是一出生就失敗的。在過去的十數寒暑中,你們使孩子成功地出生、長大及學習。他們努力地轉身、走路及上課,這是你們成功的印記,「以你們的能力,還可以發揮得更好」。請重拾對自己及他們的「信心」,不要放棄。

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 步操口令及外觀標準(幼兒組)2024 – 雙冠軍及醒目小隊長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 步操口令及外觀標準(幼兒組)2024 – 雙冠軍及醒目小隊長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 步操口令及外觀標準(幼兒組)2024 - 雙冠軍及醒目小隊長

2024交安獎項 中文
交安感謝狀 1隊_page-0001
交安感謝狀 2隊_page-0001
圖片1
圖片3
圖片2
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優秀獎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優秀獎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優秀獎

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優秀獎 中文
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家長積極參與獎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家長積極參與獎

榮獲2024年幼兒隊伍周年檢閱禮暨親子活動-家長積極參與獎

家長積極參與獎 中文
分類
家長錦囊

如何發掘天賦潛能?

家長錦囊

system

撰文:geneDecode基因教育專業團隊

天賦潛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,是成長之前就已具備的遺傳特性。從出生起,每個孩子都具備各自與眾不同的天賦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情商、智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,都是邁向成功的必要條件。而在這些條件中,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盡相同。在孩子純真的雙眸中,我們能夠發現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嗎?我們確定能捕捉這些天賦,為孩子指引一條適合他們的成長之路嗎?

以下是一個媽媽的經歷:

「Amy今年4 歲,她日漸長大,也對身邊愈來愈多的事物充滿了好奇。Amy的父親發現,她2 歲時似乎對塗鴉表現出特別的興趣。我隨便給她一點顏料,她能用畫筆、調色筆或手指,甚至是裝番茄醬的瓶子來畫畫。誰也不知道她在畫甚麼,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。我和Amy的父親都認為該讓她自由的成長。我發現她好像很喜歡畫東西,如果她真的很擅長在這方面,我想我們肯定會好好培養她。」

Amy的父母是明智的,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領域都潛藏著不盡相同的天賦,當孩子的天賦被找到後,若能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培養與關注,將會在把握成功的方向上少走冤枉路。然而最重要是孩子從小獲得成功感,長大成為快樂自信的人。

科學研究證實,人類在嬰幼兒成長期,是大腦發展最快和最敏感的時期,同時也是對孩子進行天賦開發的最佳時期。天賦的培養是有時間性的,科學家把這種錯過了就無法彌補的階段稱為「天賦時效窗」。

只有在最重要和最適當的時刻,進行恰當的教育與培養,天賦潛能才能發展成真正的能力。錯過這些發展的關鍵時刻,孩子天賦相對就會減弱,天賦潛能就可能變得不再突出。以下是一些關鍵時刻作為參考:

天賦發展的關鍵時刻

記憶力:12 個月至12 歲

情商:2 個月到 22 歲

智商:初生到 13 歲

音樂:2 個月至 5 歲

繪畫:初生到 15 歲

運動:初生到 12 歲

「Amy 長大後是否能成為畫家,我並不能夠確認,我們也只是在觀察。可以說,完全憑感覺。天賦這東西很難說,或許她有其他方面的天賦,也可能有時候表現得不明顯,那我們就很難發現。我們只能盡力而為,盡量多角度的去觀察她。」

這並不是Amy母親一個人的煩惱。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夢想,但如何準確發掘孩子的天賦,就是關鍵所在。

眾多的父母們都在嘗試,希望在孩子的行為中發現蛛絲馬跡,希望尋找到能夠早期發現孩子天賦的各種手段。那些似乎已經找到方法的父母們,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意願,將孩子送到各種特長班和少年班學習各種技能,希望有一天,他們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專才。為了這一目標,家長們不遺餘力地投入巨大的財力和時間。

可是,這樣做似乎不僅浪費大量金錢和時間,那些原本聰慧的孩子,更容易在衆多的教育方向中迷失了靈氣,他們的天賦被延誤甚至抹煞。他們被動地從一個輔導班轉到另一個特長班,學習他們並不喜愛也不擅長的東西。

童年,對於孩子再也不是快樂和美好的記憶,而是壓力與煩惱,最可悲的是,他們長大以後,更多的是對父母的抱怨。

有更好的方法去了解孩子的天賦、個性及特質,從而能夠因材施教,有方向地培育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