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2024國家憲法日聯校升旗禮 – 積極參與獎

榮獲2024國家憲法日聯校升旗禮 – 積極參與獎

榮獲2024國家憲法日聯校升旗禮 – 積極參與獎

2024國家憲法日聯校升旗禮 積極參與獎_繁體
分類
最新消息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2025 – 全場總冠軍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2025 – 全場總冠軍

榮獲香港交通安全隊新界南總區周年檢閱禮2025 – 全場總冠軍

Road Safety Patrol 2025交安獎項_繁體
分類
家長錦囊

小朋友好怕醜 可以點算好?

家長錦囊

2 月 2025

孩子是怕陌生人,還是怕任何人?

其實,害羞對於幼兒來說也是相當普遍。因為他們不理解對方的動機或意向,或是對陌生的新環境而感到害怕,這是很平常的反應。害羞是一種心理的內在意識,家長應從幼兒對不同人的反應,分析他們是害怕陌生人,還是害羞得連熟悉的人也感到害怕。

如果孩子是因為陌生人的外表和衣著打扮奇特,或是身處陌生的環境、燈光不足或是封閉密的空間而感到害羞。其實成年人也可能有這些行為表現,就像身處陌生的地方或人群時,行為較害羞或驚慌都是正常的。

循序漸進 適應環境和人群

事實上,有外向的幼兒,也有內向的,這是他們個性的特質。家長一方面需要接受他們,另一方面需要培育他們突破自己。如果幼兒是長時間地害羞,就會影響他們探索四周事物和提升認知能力的機會、與人交往及互動可提升社交能力的機會,以及參與不同學習、接觸新事物的可能性。

家長應由熟識到陌生,循序漸進讓幼兒適應和他人相處。由同住的家人到親戚、鄰居、熟朋友、生疏的朋友到陌生人,慢慢把幼兒的社群圈子日漸擴闊。另外,有些幼兒不是害怕面對人,而是因為身處某些陌生環境,家長應定期帶幼兒到不同的陌生地方接觸新事物,讓他們學習處變不驚,增加他們社交的安全領域,但家長亦不能操之過急。

發展障礙亦引致孩子「害羞」

此外,家長也應留意幼兒會否出現了一些發展上的障礙,而令家長誤以為是害羞,或者這障礙是令幼兒變得害羞的真正原因。例如幼兒如果出現聽力發展問題,他的反應及接收聲音能力自然較正常的幼兒為差。又例如,如果幼兒有近視或遠視,往往會因為看不清楚而出現「害羞」的情況。如果家長並未察覺這是視力問題所致,就會以為幼兒是真的比較害羞,而忽略了真正的問題。

還有,感統有否失調、有沒有社交障礙、不同感官渠道之間的協調是否有發展不佳的情況,都會令幼兒出現以上的情況。如果家長未能判斷問題所在,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,找出問題的根本,對症下藥及早處理,就可大大減少對幼兒的影響。

分類
家長錦囊

學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

家長錦囊

2 月 2025

撰文:許龍杰醫生

兒童精神病學 (Child Psychiatry) 首要處理的課題,是要分辨小朋友的行為是正常還是失常,而正常與否,就應跟據兒童發展心理學 (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) 的規律作判斷。但在現實情況下,難道家長要找來一大堆兒童發展的專書,對著教科書來觀察孩子嗎?這實在費時失事。而其中一個較為簡單的方法是:問一問孩子的學校班主任。

大家有聽過小朋友會年年升班,小一升小二、小三升小四,但有聽過老師會升班的嗎?一般而言,很多老師都會經年累月教授同一級別的學生,年資長一點的老師,更可能十多年都對著相同歲數的小朋友。如此累積下來,接觸同一歲數的學生可能數以百計。

兒童的發展評估首重同齡兒童之間的比較,把大量的數據樣本以統計學的方法,釐定正常與不正常的參考定義。一位資歷豐富的老師,她本身的教學經驗裡已包含了相當大的樣本數量 (sample size),可以據之判斷何謂正常和不正常。

比方說,今年9月小一開學,一位班主任又要面對一班30人的新同學。在評核每一位個別同學之時,班主任都會在腦海中不自覺地把眼前的小朋友,跟以往教過的同一年齡學生作出比較。假如在比較之下,發覺學生有點「不妥」、「怪怪地」,這種感覺其實已經有統計學上的意義!只是老師們不自知。

很多家長都對學校和老師有很大的不信任。筆者也觀察到,學校和老師有一些常見的評估盲點(例如普遍對成績好的同學的行為標準較寛鬆)。但要記著,家長每天對著的,只是自己那 1、2 個子女,但學校和老師,對著的可是上百個學生。要分辨小朋友的情緒和行為是正常還是不正常,學校和老師的意見,絕對有參考價值。

分類
家長錦囊

書寫能力小訓練

家長錦囊

2 月 2025
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

「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,全部會『飛』的!」

「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,通常一個字『霸』兩個格!」

「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!」

「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,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!」

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。孩子在書寫時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簡單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(精細動作)。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,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。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?很簡單,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、黏土和麵粉等玩意。

其次,視覺空間及眼球的控制,對抄寫也有一定的重要性。一般的球類活動是極佳的訓練項目,透過視覺追蹤並作出擊(或踢)球的動作,也是一個很天然和有趣的訓練。除此之外,找不同遊戲(找出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)、迷宮遊戲(先用眼找出路,然後才用筆連線)等,也對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。

在抄寫練習中,手眼協調當然也不可忽視!拋接豆袋、釣魚遊戲、倒水練習和剪紙等,對手眼協調幫助也很大。

這些遊戲應該在甚麼時候開始進行?每天需要「操練」多久?其實,當這些遊戲在孩子懂得和能夠玩的時候,家長便可以與他們玩了。而且,家長應以孩子的意願為基礎,當孩子不想玩時,家長便應該轉換遊戲,而並不是硬性要求進行多久。筆者的理念是,透過日常的遊戲,孩子便可以獲得一定的技巧,避免問題出現,而不是進行補救式的操練。否則,多好的遊戲也會變得乏味無趣,是受苦多於享受吧!